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陆续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等系列政策举措,尤其是此次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以下简称《重点举措》),就市场监管部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一揽子”部署安排。《重点举措》坚持问题导向和改革创新,突出改革措施供给,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活力和秩序、效率和公平,找准了当前市场监管部门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的瓶颈症结和未来工作的发展定位,政治站位高,思路谋划新,工作部署实,为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在更高起点上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明了方向。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将认真对照总局《重点举措》,逐条逐项深入学习研究,结合辽宁省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分解细化落实到位,构建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工作格局,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清晰、责任落实,将围绕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确保优化营商环境各项重点举措取得实效。
一、把好准入关口
规范窗口建设。贯彻落实新《公司法》,持续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实行依法按期认缴。编制《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同一事项、同一标准、同一条件”办理登记业务,评选“清风辽宁政务窗口”,推动“办事不找关系、用权不图好处”成为常态。深化“处长走流程”活动,切实打通政策供给“最先一公里”到经办落实“最后一公里”。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领域,实现“一照通办”“一照通查”“一照关联”。
统一登记标准。按照“高效办成一件事”意见要求,全力打造企业设立、变更、注销、迁移“一件事”办理,进一步强化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将营业执照、税务、社保、医保、海关、银行账户、公章等各业务环节流程再造,实现登记注册业务“一键预查、一次申报、信息共享、共同审核、一网通办”,切实增强各类经营主体办事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二、探索监管创新
创新监管方式。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避免重复检查,提高监管效率。创新实施“云上巡查”监管模式,依托“食安辽宁”系统,高效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监管,进一步降低企业负担。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机制,推动行政处罚决定书与信用修复告知书“两书同达”,主动告知企业公示期限及申请修复的政策和途径,规范信用修复工作。
释放监管效能。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推广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信息共享,深化部门联合监管,减少监管盲区,降低监管成本。推进智慧监管综合运行体系建设,打通纵向数据壁垒,构建覆盖省、市、县、所四级的市场监管“一张网”,实现“指尖管”“掌上查”,提升非现场监管、穿透式监管能力。
三、坚持执法为民
促进市场公平。加大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大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工作力度,通报一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问题,发挥典型案例警示作用,助力解决不当干预市场问题。强化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及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医药领域商业贿赂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对违法行为的强大震慑。
规范执法行为。深化知识产权执法,突出商标侵权打击重点,持续加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平等保护,维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聚焦公共事业、电力、金融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深入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以严格执法提升监管效率,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障市场环境安全、公平。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副局长 朱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