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下称《重点举措》)。《重点举措》共10部分内容40条具体措施,提出了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完善市场监管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制度规则、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强化质量基础设施支撑和标准引领等内容和创新举措,对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意义深远。
一是聚焦政策环境,完善制度规则。无规矩难以成方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点举措》坚持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注重战略思维和顶层设计,坚持立法先行,以推动出台新《公司法》配套实施规定等为重点,研究完善经营主体登记注册法律制度;以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以修订《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等为重点,加快完善市场秩序制度规则;以加快完善“三品一特”制度规则,提高监管水平,对积极构建现代化的市场监管制度体系,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二是聚焦准入环境,降低经营成本。市场准入是经营主体感受营商环境的首个环节。《重点举措》在以往准入改革基础上,持续深化拓展相关政策举措。结合新的形势要求,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进市场监管领域行政许可规范化、防止虚假登记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便利化、规范化。从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加强行风建设、支持引导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从优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深化竞争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打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下一步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便利化、更加注重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三是聚焦竞争环境,提振市场信心。公平竞争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是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举措》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完善行政执法裁量权基准,科学确定处罚方式和处罚额度,纠正“小过重罚”“类案不同罚”,指导地方制定完善首违不罚、轻微免罚、减轻处罚清单,依法细化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事项范围和标准。这些措施,让企业和群众看到风清气正、感受到公平正义,提振了信心,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陕西省局将全面落实总局部署规划,细化完善配套举措,紧抓措施落实。要进一步优化登记审批流程,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的要求,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实施市场监管领域准入准营“一件事”,加快推进市场准入准营和退出的便利化。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修订增量政策措施,动态清理存量政策措施。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市三年行动,推动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深化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扎实开展民生领域收费治理,着力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营商环境是地区发展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之一。营商环境建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我们将以《重点举措》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和市场关切,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认真抓好各项措施贯彻落实落地,建设一流的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陕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党组成员、副局长 刘蓬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