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建“四地”
    提“四度”提升食品安全普法宣传质效
  • 发布时间:2025-09-22 10:40     信息来源:福建漳州市场监管局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推动食品安全科普基地建设”、教育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课程指南》以及漳州市委《“深学争优”行动方案》中关于“创新普法载体”等相关政策要求,积极探索创新宣传方式,以“四地”提“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宣传的实效性,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打造教育基地,提高科普知晓度。漳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托高校、检测机构、农产品基地、食品生产企业等,设立了20家食品安全教育基地,作为向公众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重要窗口。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基地辐射作用,面向机关企事业单位监管人员、中小学生、市民等不同群体举办食品专业技术培训,开展“开放日活动”等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教育活动。在基地内,通过实物展示、图文并茂的展板、多媒体演示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以及常见的食品安全风险和防范方法。例如,大西洋基地设置了模拟食品加工车间,让参观者亲身体验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和操作规范;又如,检测机构基地开展食品安全检测实验演示,让公众了解食品检测的流程和重要性。自基地运营以来,参观人数逐年递增,极大地提高了食品安全常识的普及率,有效增强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和重视程度。越来越多的市民表示,通过参观食品安全教育基地,对食品安全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注重食品的选择和消费安全。

二是拓展前沿阵地,提高参与活跃度。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连续7年举办面向中小学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的食品安全主题书画作文比赛。参赛者们用手中的画笔和笔墨,生动地描绘出对食品安全的理解和期望,通过“小手拉大手”,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每年收到参赛作品数千件。比赛不仅为广大爱好书画的幼儿、青少年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重要的是,以艺术的形式将食品安全知识传递给了更多人,使食品安全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三是铺开宣传场地,提高宣传覆盖度。漳州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14个县(区)建设食品安全宣传主题公园,在公园出入口、休闲步道、绿道周边等显眼位置,以轻松活泼的立面元素将食品安全宣传融入公园设施与景观,分设主题广场、法律法规区、科普食安区等,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市民在休闲娱乐过程中潜移默化获取了专业知识,食品安全意识大大增强,形成食品安全共享新格局。

四是构建共治高地,提高群众认可度。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你点我检”“家长开放日”等活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通过全媒体平台公开征集抽检食品和生产经营单位,并在社会上广泛招募食品安全志愿者和食品协管员,邀请人大、政协、妇联、行业协会、媒体等全程参与食品安全抽检与执法见证,使食品安全工作成效可看、可感、可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通过持续创新食品安全普法模式,漳州市食品安全环境得到显著改善。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4年学校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同比下降24.12%,食品安全问题占食品类投诉总量占比下降10.51%,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为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漳州样本”,全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水平及群众的参与意识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经验启示

一是深化更新普法宣传内容。随着食品安全形势的变化发展和新问题的出现,市场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新兴食品业态的安全风险,及时将最新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要求和专业知识纳入普法宣传范畴,确保宣传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二是加强普法宣传效果评估。建立健全普法宣传效果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定期对各项宣传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行为改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优化宣传策略,进一步提高普法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是广泛拓展普法宣传平台。与社会组织、媒体等加强合作,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宣传合力。例如,与食品生产企业合作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与媒体联合制作高质量的食品安全宣传节目,共同推动漳州市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保障公众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