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海洋与渔业局会同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专项整治行动通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聚焦重点品种,按照“一品一策”开展靶向监管,统筹推进全链条监管,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高位部署启动,压实责任链条。向福建省政府分管领导专题汇报联合整治行动全国会议精神和本省贯彻落实意见。制定印发联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列入2025年福建省委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为民办实事项目。4月28日,分管副省长李兴湖带队赴福州开展整治行动督导检查。
二、强化风险驱动,拓展整治品类。针对福建省特色农业生产和消费特点,新增3个本地自选品种,纳入全省重点整治范围,实施全链条监管。同时,要求各设区市立足本地实际和风险监测情况,自主选取至少1个特色品种(如区域优势水产品、季节性果蔬等),通过“国家规定动作+地方自选动作”确保整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三、加强执法联动,提升监管效能。会同省农业农村部门针对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商超等销售环节开展应急监测,与省海洋与渔业局联合在漳州市开展执法行动,及时掌握重点品种从源头到消费终端的质量安全状况。通报食用农产品不合格信息4期,形成齐抓共管良好治理格局。
四、实施追溯管理,强化源头管控。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督促法定实施追溯的生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监管,通过“一品一码”追溯系统推送、查验、接收追溯数据,实现从种植养殖到生产经营全链条监管。同时,强化网络巡查与实地检查,督促生产经营主体建立健全重点品种电子生产档案。今年以来,上传重点品种追溯信息153万条。
五、深化协作机制,凝聚监管合力。与省农业农村厅、卫健委、海洋与渔业等建立跨部门攻坚治理工作联络群和常态化协同联动机制,打通部门数据联通联动壁垒,共享重点品种常检出药物清单、检测标准、方法和结果。建立定期会商研判、联合督导检查、检测技术合作、风险舆情共处、案件联合查办等机制,行动部署以来开展联合会商研判2次、互通不合格产品信息77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