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理念融入市场监管各专业领域,以信用赋能提升监管效能。
全局谋划,下好“一盘棋”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纳为信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为推动各专业领域统一思想认识,用好信用监管工具,该局主要负责同志于年初专门召开局务会议,研究部署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谋划提出各相关业务处室在年底前应完成的各自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监管目标,为全局统筹推进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该局制定《2023年信用监管工作任务清单》,确定7类、27项具体任务,并纳入省局2023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将信用监管从单个条线业务上升为全局性工作,以专班化、清单化、责任化方式推动各项任务落实。
同频共振,促进制度化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梳理出13个适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专业领域,从制度办法、指标体系、系统建设三个方面,明确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标准、时间节点、具体措施,按计划抓好推进落实。
截至目前,山东省已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山东省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知识产权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工业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质量安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制定了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等风险分级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及实施方案,印发了《山东省药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山东省药品零售企业分级分类管理办法》,为各专业领域赋能护航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信用监管工具。
科学建模,注重实用性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充分了解不同专业领域的监管模式、风险特征和信用需求,通过指标共享、数据共享、结果共享,为专业领域信用风险分类提供通用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持。
其中,在食品销售领域,融入信用风险要素,按照“通用风险分值+专业风险分值”评定原则,开发食品流通安全监管企业风险分类管理模块,实现食品销售环节信用风险等级动态管理。实施餐饮服务经营者信用风险分级,建立包含静态风险因素、动态风险因素和信用风险因素3个方面、16类、79项量化指标模型。
在特种设备领域,收集12.4万余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相关数据,搭建由特种设备特征性指标和企业信用风险通用型指标组成的156项三级指标模型,通过对两者权重的持续优化调整,对特种设备安全信用风险分类进行综合判定。特种设备特征性指标包括企业资质许可、定期检验、设备使用登记、作业人员持证、监督检查、投诉举报、行政处罚、特种设备事故等多个维度。
在检验检测领域,建立由资质认定、监督检查、投诉举报、体系运行、统计年报、能力验证和基础信息(包括通用分类结果)7个维度、70项指标组成的信用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依托信息化手段,整理近4年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信息、能力验证信息8000余条,分行业分领域对现有检验检测机构进行信用监管风险分类。
在重点工业产品领域,归集汇总监督抽查、监督检查、风险监控、舆情通报、投诉举报、召回通报等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对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被判定为不合格,以及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37种失信情形分别予以扣分,对有奖励情形的适当加分。逐项将扣分、修复等计分事项嵌入系统,实现经营主体信用自动计分、自动分级。
选择“日照绿茶”“寿光防水材料”等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试点测算。在此基础上,从企业属性信息、知识产权动态信息、监管信息、正向信息、社会评价等方面搭建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22个具体指标的专业模型,确保全省知识产权分类模型的科学性和可
精准发力,实现差异化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统一部署,由各专业领域根据本领域信用风险分类结果,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能。
在食品领域,以食品流通领域为例,在按规定落实对所有企业两年全覆盖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平台对C类、D类企业进行预警,提示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制定相应检查计划并按照要求的频次开展重点检查,将D类企业按照50%比例纳入“双随机”抽查,增加高信用风险企业抽查检查频次。
在特种设备领域,在制定常规监督检查计划时,A级企业不高于常规监督检查计划检查总数的5%,B级企业不低于常规监督检查计划总数的10%,C级企业不低于常规监督检查计划总数的50%,D级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有效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精准性。截至目前,已根据分类结果开展省级监督抽查11项。
在检验检测领域,对信用风险等级较高的D级机构,实施100%全面检查,对信用风险等级较低的A、B、C级机构,指导基层实行日常检查,最大限度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以省级机动车检验机构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为例,共抓取174家信用风险较高的机构进行检查,其中8家机构被公安、生态环境等行业主管部门依法惩处。
在重点工业产品领域,对A类监管对象合理降低监管比例,对B、C、D类监管对象的监管原则上每年分别不少于1次、2次、3次。对未触及质量信用风险事项的监管对象,保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触发式监管。此外,对D类监管对象的法定代表人及质量负责人,每年进行行政约谈,并列为开展质量技术帮扶、专项整治等工作的重点对象。
在知识产权领域,除将分类结果应用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外,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将7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1个快速维权中心作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应用单位,在15个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工作,对D类企业在确定专利优先审查、专利快速预审与快速确权、快速维权资格时予以严审,在专利项目申报、专利奖励、专利资助等政策支持时实施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