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多部门联手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
    精准帮扶
  • 发布时间:2024-05-24 14:29     信息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5月23日,记者从江西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省市场监管等16部门正式印发《关于开展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全力推进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精准帮扶工作,着力提升发展质量。

建立基础数据库

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体工商户是重要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今年4月底,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已达324.58万户。

《实施方案》针对个体工商户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采取差异化措施,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各类帮扶资源的有效性,改“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促进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归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所需的经营主体、经营异常等市场监管数据,对接税务、社保、金融、商务、文旅、农业农村、司法、法院等部门相关数据,形成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数据资源池。

分型和“名特优新”分类基础数据库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4类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对全域、全量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进行摸底,遴选一批初步符合发展方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入库。依托数字赋能,该库实现从“人找人”变为“数据找人”,为高效引导个体工商户分型和申报“名特优新”提供参考支持。 

分型判定进行针对性帮扶 

《实施方案》提出,遵循全国统一分型基础标准,结合江西实际细化确立全省统一标准,对个体工商户集中开展分型判定。

江西省市场监管局会同人社、税务等部门加强数据归集共享,通过系统自动判定方式,在每年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结束后,集中进行一次个体工商户分型判定。将全省实际从事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和“发展型”,分型结果在江西省个体工商户名录中进行标注,并将数据汇总至全国个体工商户名录。

各地各相关部门将在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内,结合经济发展特点,统筹各方面资源,对3类个体工商户采取针对性差异化帮扶措施。对处于初创阶段、缺乏竞争力的“生存型”个体工商户,侧重优化市场准入服务、降低经营成本、维护公平市场环境、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供公益性法律服务,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对处于稳定经营阶段、有一定销售额或者营业收入的“成长型”个体工商户,侧重畅通招工渠道、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引导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抵御风险、持续经营能力;对处于持续壮大阶段、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发展型”个体工商户,侧重增强合规管理水平、支持引导转型升级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提出,在分型基础上,各市、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分类指标体系,开展“名特优新”4类个体工商户认定,实施重点培育。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强政策精准供给和梯次帮扶培育,以分型提供差异化帮扶,以分类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的稳定经营能力、总体生存周期、活跃度和发展质量。

提升个体工商户发展质量 

据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各级各相关部门将以实施分型分类精准帮扶为契机,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强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持续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

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对个体工商户年度报告的分型引导帮扶,优化年报服务、提升数据质量,指导个体工商户重视信用、如实报送年报。在探索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及“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对不同类型个体工商户采取不同的抽查比例和频次,积极探索柔性执法,依法推进轻微免罚、首违不罚等柔性监管措施。

相关部门将建立支持政策“免申即享”机制,推广告知承诺制,实现政策直达快享。充分发挥个体工商户小规模、轻资产、灵活度高的优势,支持个体工商户逐步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等方式融入各类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生产、配套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个体工商户参与共享生产和创新的能力,实现与中小微企业基于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创新链的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