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市场监管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在山东省率先构建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平台,打造覆盖生产、销售、使用、充电、维修、回收等全环节的“无感监管”智慧治理体系,推动电动自行车监管从“被动查处”向“主动防控”转型升级,为破解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德州方案”。
“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平台纵向贯通配件厂、电池厂、整车厂、经销商、维修点、充换电服务机构、回收企业等全链条经营主体,横向连接公安、消防、环保、住建等多个部门,形成生产有标准、销售有记录、使用有规范、回收有渠道的闭环管理。”德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平台具有AI智能预警功能,出现违规信息后,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可通过平台随时调取辖区经销商的销售台账、产品认证信息及库存数据,依托平台的“车—电—人—网点”关联数据,10分钟内即可定位购车人信息,1小时内便可完成违规车辆处置与违规经销商查处。
该平台通过“小程序﹢大数据”模式,实现生产销售环节“智能监测、秒级响应”。平台一旦发现违规改装、电池容量违规等问题,10分钟内完成预警信息分类推送,同步触达辖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与属地政府,形成“企业整改—部门核验—结果反馈”的闭环处置流程。这种实时监测不仅规范了企业行为,也减轻了监管压力。
此外,该平台为每辆登记车辆生成唯一“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可查车辆合规性、维保记录,遇到问题可直接线上投诉;销售网点“卖车即备案”,系统自动关联购车人信息,实现“一车一档”动态管理。在维修环节,维修网点需备案资质,维修人员通过小程序上传电池更换、电机检修等记录,系统自动核查是否存在“维修变改装”情况。正是这种监管机制倒逼德州市23家违规维修网点完成整改,消除私自提速、扩容电池等隐患。
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平台还优化了线上办公功能,结合库存盘点模块,建立电动自行车常态化监管机制,定时定点推送检查任务、自动生成工作台账,推动监管流程数字化、规范化,大幅减少纸质材料与人员成本,更高效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第75号令、第76号令,推动实现“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及进货查验制度落实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分析,该平台智能生成月度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报告,精准呈现超标产品区域分布、违规行为趋势等核心指标。在数据互通共享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的生产销售数据同步至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为协同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形成“一方预警、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让监管从“单点防控”迈向“全域共治”。
“安全与便利从来不是单选题。”山东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山东省已形成省级统筹、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山东省市场监管系统累计出动监管人员10.7万人次,责令改正问题单位2740家;持续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相关产品3411批次,立案查办违法案件1972件,形成了“源头管控﹢执法打击﹢社会共治”的治理体系。德州的创新实践正是对这一治理理念的积极响应与深入探索。
据悉,德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以数字化创新破解治理难题,进一步扩大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平台应用范围,筑牢安全防线,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