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多措并举,着力解决肉制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目前,该局共组织检查肉制品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5万家次,发现问题4394个,完成整改4221个;组织开展监督抽检3052批次,发现问题产品21批次;立案查处相关违法案件142件,查获假劣肉制品4658公斤,罚没款38.25万元,移送涉嫌犯罪案件9件。
辽宁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关于开展肉制品小作坊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双方案”,厘清整治思路、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整治肉制品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两超一非”、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全面部署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整治工作落地见效。其间,该局分别在锦州市、沈阳市、朝阳市、营口市四地召开调度会,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假劣肉制品专项整治工作落实。
为切实提升整治效果,该局深入肉制品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开展起底式、拉网式问题隐患摸排,监督检查省内重点肉制品生产企业11家,发现问题隐患87个;组织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检查肉制品小作坊2094家,发现问题2368个,立案查处24件,罚没金额5.37万元。同时,联合辽宁省纪委监委驻辽宁省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成立6个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全省15个地市的肉制品生产企业和肉制品小作坊开展随机抽查;联合省公安厅针对熟肉制品非法使用添加剂、假冒伪劣等问题,开展购物式买样送检工作,共组织抽样73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2批次,已全部依法处置。
此外,该局还出台《肉制品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规范》,明确整治标准,分区域打造肉制品小作坊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实景教材”,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等方式,推进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工作走深走实。目前,该局已指导帮扶1173家肉制品小作坊完成改造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