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市正式推出质量融资增信产品——“京质贷”,单笔最高授信额度达3000万元。该产品旨在将企业质量信用、管理水平、品牌价值、技术基础及创新成果等核心要素,全面纳入金融机构信贷评价体系和风险管理模型,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供给,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之路,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据介绍,“京质贷”融资增信工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可控、协同推进”的原则,核心是4个贴心举措,即定制化融资服务,企业只要质量信用高、有质量管理认证、品牌响,就能拿到成本低、放款快的贷款;明确“双向”实施范围,只要企业重视质量发展且在质量领域表现突出,均可申请,同时鼓励符合条件、具备服务能力的金融机构纳入合作名单,形成政企银协同格局;规范全流程管理,实现流程透明,市、区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和银行各司其职,确保高效衔接、规范运作;建立质量要素清单,实现“信息共享”,为信贷审批提供精准依据。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负责人在回答中国质量报记者提问时表示,“京质贷”呈现出4个方面的主要特点:以质量为核心增信依据方面,区别于传统融资多依赖抵押物等,突出质量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性,引导企业更加重视高质量发展;多方协同推进方面,形成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协同发力的格局,有助于整合资源,提高业务开展的效率和效果;全流程规范管理方面,从企业申请、材料核实,到贷款发放、贷后管理,都制定了明确的流程和要求,同时信息库的建立与共享为材料核实提供支撑,对贷后资金用途的监管和企业质量要素信息的更新,确保了资金真正用于企业质量提升,保障业务规范有序开展;注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业务旨在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尤其是助力重视质量的企业发展,最终目的是推动首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政策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支持。
据了解,“京质贷”的申请要素主要有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5方面。其中,质量管理要素包括中国质量奖、北京市质量管理奖获奖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质量安全总监、标准化总监)制度,获评北京市质量人才典型案例;质量品牌要素包括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质量强链链主企业,获评中华老字号商标保护企业,获得企业标准“领跑者”的企业等;质量基础要素包括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北京市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所在企业,国家级、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企业,承担国际、全国标准化技术组织秘书处企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牵头起草单位,人员在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中承担主席、副主席、召集人的企业等;质量创新要素包括获评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获得中国专利奖金奖、银奖、优秀奖。申请流程分为提出申请、资质审核、贷款发放、贷后管理4步。
据北京银行北京分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赵毅介绍,今年4月,北京银行试点推出围绕质量增信维度的专属金融产品,北京市首批有24家企业成功获得1.2亿元融资增信资金。作为北京银行质量融资增信服务的核心产品,“京质贷”产品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实现迭代优化,服务区域成功拓展至北京全市范围,具有专属服务更精准、高效服务更便捷、持续服务更长久三大显著优势,将为更多企业提供精准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北京市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