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上海市质量认证宣传周启动仪式在虹桥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现场为2024—2025年度通过“上海品牌”认证的34家企业举行颁证仪式,获证产品和服务涵盖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生消费、智能科技、文化赛事等多个领域。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品牌已成为衡量国家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上海市已有221家企业的276项产品与服务获得“上海品牌”认证。这些企业在各自行业或细分领域位居前列,其产品与服务的关键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上海品牌”正成为代表上海质量与信誉的金字招牌。
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上海品牌”认证积极助力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上海之帆‘一带一路’经贸人文巡展”作为重要平台,由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等机构共同主办,全方位展示上海制造、品牌与服务,是上海近年规模最大的境外自办展之一。
自2023年起,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下,上海品牌国际认证联盟已连续3年组织近30家获证企业,赴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参展。2025年11月,展会还将走进奥地利维也纳举办“上海品牌闪耀维也纳”特展,集中展示认证产品与服务,深化与欧洲市场的对接合作。
此外,上海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集中公示认证和培育信息,增强诚信示范效应和社会监督。同时围绕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强品牌培育,召开宣贯会议,帮助企业夯实认证基础,构建全方位的品牌国际化推进体系。
为帮助企业解决认证过程中的标准高、准备难等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于2024年创新推出“上海品牌”培育计划,构建阶梯式、全周期的品牌成长新生态。该计划通过公益宣贯、重点辅导与精准帮扶等方式,为企业提供系统性支持。2024年首批试点吸引120余家企业申报,最终24家企业获授权使用培育专用标志。在此基础上,该局对进入“培育库”的企业按发展阶段与成熟度进行分类贴标,实施动态跟踪与差异化指导。
在机制衔接方面,培育工作严格遵循“上海品牌”认证五大评价维度,引导企业提前对标、持续改进;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同时积极推动跨部门协同,与市经信委建立成果互认机制,对已获市品牌引领标杆认定的企业给予评审加分,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上海品牌”认证不仅代表质量承诺,更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科技领域,模速空间作为全国首家大模型孵化和加速创新载体,在市场监管部门辅导下,于2024年11月获得“上海品牌”认证。通过系统梳理服务流程、完善标准体系,模速空间构建出“引育﹢选育﹢孵育”三阶段全生命周期孵化模式,大幅增强其在技术对接、融资服务等关键环节的服务能力,为上海打造人工智能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支撑。
另一家代表性企业国网上海电力自2018年“上海品牌”认证制度建立以来,已有9项服务通过认证,成为获认证数量最多的企业。其认证范围从电网抢修、电缆运维等传统核心业务,延伸至契合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新兴服务领域。通过参与认证,国网上海电力系统性地完成了建标、定标与贯标的过程,在“电碳”服务等新领域实现了持续改进,彰显了“上海品牌”认证推动传统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面向未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求,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加强品牌培育与认证推广,持续推进“上品”出海与国际标准对接,强化“上海品牌”认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示范与引领功能,为上海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软实力提升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