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铝光,从车间闪耀到世界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以“质量强县”
    培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述
  • 发布时间:2025-11-17 10:57     信息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广西平果铝要搞!”1986年9月13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怀着对百色红色革命老区的亲切关怀和深深挂念,说出了这句一锤定音的话。自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开启了“南国铝都”的崛起之路。

39年来,平果市坚持以培育促提升,以质量谋发展,不断书写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如今,在这座“中国生态铝都”,从企业到产业,从园区到全域,从单一企业提质到产业集群跃升,从标准追随者到规则制定者,处处彰显出质量强县培育的显著成效。也正因此,平果市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榜的排名持续提升,并在2024年交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9%、工业总产值增长14.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外贸进出口额增长52.83%的亮眼答卷。

链上培育,促进集群发展

11月4日,记者走进广西华磊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电解铝生产车间时,该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正有序运转。据悉,这家曾摘得“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其“超低能耗电解槽推广应用示范项目”荣登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榜单,成为全国电解铝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位于平果市果化镇的广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则是将废旧铝材经过精准分拣、智能熔炼等工序,蜕变为幕墙板、交通用铝板等高端产品。“通过新工艺改造,每吨产品可省电350千瓦时,原材料成本降低12%。”该公司负责人马诜棵对记者算了一笔“质量效益账”。

“我市以铝产业为切入点,以发展再生铝为突破口,通过‘链主引领+配套集聚’模式精准培育产业生态,形成‘铝产业主导、新兴产业协同’的产业格局。”平果市委常委、副市长黄波告诉记者,该市引进再生铝(铜)企业12家、项目16个,设计总产能超500万吨。在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等链主企业带动下,强强碳素、大生电力等一批优质上下游企业茁壮成长。目前,全市规上企业总量已达390家,位居百色市前列。

创新赋能,激活内生动力

“依托产学研联动平台,我司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广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公司法定代表人梁培才笑容满面地说。2024年,该公司“大尺寸高强耐磨铝合金铸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产品成功打入轨道交通领域,全年产值突破10亿元,较上年增长53%。

这样的创新突破并非个例。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果市成立7大创新平台,建立“研究院+企业+高校+协会”联动模式,推动产学研用高效融合发展。目前,全市集聚高新技术企业与专精特新企业15家。2024年,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完成5个质量创效项目、13个精益项目,累计创效超亿元。平果本地企业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8项、行业标准16项,逐步掌握质量话语权。

“109家规上企业推广首席质量官制度;华磊新材料正冲击‘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正奖,带动了周边23家配套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其‘焙烧炉氧化铝余热回收技术’年创效超6000万元;华磊新材料、博导铝镁线缆等企业则通过循环生产模式,让‘黑色冶金’焕发绿色生机。”平果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黄学梅直言,在平果市,质量标杆示范效应正在持续放大,绿色发展的底色越来越亮。

服务护航,厚植成长沃土

“‘惠企—工业贷’500万元贴息资金及时到账,解了我们的技改燃眉之急。”在记者走访中,一家铝加工企业财务负责人的心声,道出了平果市服务企业的温度。

黄学梅说,随着市场拓展与产能升级,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难题。为此,平果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工信、财政等部门主动上门对接企业,宣传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对于有资金需求且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第一时间协调银行开辟审批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全流程服务办理,实现“应帮尽帮、应办尽办”。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平果市已发放惠企贷款239笔,共计5.78亿元,惠及个体工商户、企业168家,财政贴息586万元。

“近年来,我市出台铝精深加工、再生铝、铝产业人才等政策,深化‘企事园办’改革,保障生产要素,申报扶持资金,帮助企业纾难解困。”黄波透露,仅2024年,平果市就通过“众包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为企业减负超30万元,培训人员800余人次,“企事园办”化解企业难题125项,“店小二”服务让项目落地周期缩短40%。

全域提质,拓展发展维度

“我们的皇竹草通过有机转换认证后,订单价格提升了30%。”看到记者来访,平果市果化镇布荣村党总支书记方琳略显兴奋。她有些自豪地说:“我们村地处大石山区,人均耕地不足0.5亩,但在平果市农东种养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现在全村种植牧草2000亩,肉牛养殖规模1000多头,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

“如今,我市的质量培育已从工业延伸至全域。”黄学梅补充说道。她介绍,截至目前,平果市已培育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到18个,其中有机农产品14个;设施蔬菜大棚面积达1.52万亩,肉猪出栏64万头,均居百色市第一。

此外,平果市的服务业质量升级同样亮眼。2024年,该市通过夜间经济培育、电商孵化等举措,拉动消费超4亿元。城乡基础设施同步提质,28条路网完成改造,1899个新能源充电桩投入使用,4个水厂供水覆盖500多个屯。“质量发展成果彻底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幸福感。”黄学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