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联合市教育局日前发布《中小学团餐配送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并推出校园团餐监管平台,构建起覆盖食品生产、配送、验收全链条的监管体系。目前,全市已有18家校外供餐单位和306所学校参与试点运行。
《中小学团餐配送服务规范》标准涵盖中小学团餐配送服务各维度,从团餐供应企业、机构和人员等基本要求,到信息管理与公开、食品安全管理、配送服务、投诉处理,做到全链条覆盖,有效强化全市中小学团餐配送企业经营自律。
标准明确规定餐食出品颜色自然、包装整洁,无明显外溢现象,分餐用具形状简单易于清洁,热链配送中温度要全程大于60℃;团餐供应企业需提供明厨亮灶监控视频,视频保存期限不少于30天,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可通过专用账号远程查看实时监控,家长可由校方安排查看监控,确保重点环节的透明化监管。
“校园团餐监管系统可以实现AI轮巡,24小时自动识别未戴口罩、未戴工作帽、未戴手套、抽烟、垃圾桶未加盖、场所脏乱等违规问题,实时推送预警通知企业及时自查整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福州市市场监管局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处黄欣介绍,系统自动比对校外供餐单位配餐量与订餐单位订餐量,查看数量及相关信息是否一致,对超负荷承接配餐进行预警。
在配送环节同样实现全程可控,所有送餐车辆需提前报备车辆车牌号、配送学校地点坐标等信息,GPS定位数据实时上传校园餐管理平台。若车辆异常停留或偏离路线,系统将自动触发预警,学校与监管部门可第一时间介入核查,确保送餐过程安全可靠。
“过去靠人工记录,现在依靠校园团餐监管系统,数据自动生成,留样、温度、轨迹一目了然。”福州市一家中学的后勤部门负责人说。
福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标准与技术赋能相结合,倒逼团餐配送操作规范化,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监管合力,有效提升校园团餐的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