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从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近年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加强党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城镇燃气和城市燃气管道安全治理行动的决策部署,聚焦破解治理难题,实施全链条、全流程、全要素、全覆盖、全视角严格监管,切实守护燃气安全。截至目前,全省1.6万公里燃气压力管道全部落实法定检验、全部办理使用登记,1300万只液化石油气瓶落实充装检验环节远程监控。
全链条筑牢“健康出生”防线。该局印发《关于加强特种设备安装“一件事”全链条管理的措施》,确保燃气压力管道投用前检验合格。安装前,及时共享燃气压力管道建设项目信息,形成监管台账;安装时,重点核查安装单位作业人员资格和安装质量,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投用前,逐一盘点,查验每条燃气压力管道是否办理使用登记、是否检验合格。今年以来,全省新增的1213公里燃气压力管道全部纳入监控,从源头确保筑牢安全防线。
全流程破解“身份落户”难题。面对燃气压力管道底数不清、检验覆盖率低等痛点,该局坚持问题导向,制定燃气压力管道的使用登记规则,确保后续落实法定检验、排查整治有的放矢。重点填补公用管道、长输管道办理使用登记方面的空白,厘清跨区域管道的监管职责边界。同时,细化压力管道单元确定原则,以设计参数、规格、材质等指标定义管道单元,实施精细化监管。
全要素根治“带病运行”隐患。为推动早年“已上车”的问题管道通过整改合格实现“后补票”,该局研究制定《压力管道整治性检验规范》。对不同的管道类型、材质、敷设方式及资料完备程度,提出相应整改要求;提高材质分析、测厚、缺陷检测等关键项目的抽检比例,实现全面“体检”;讲求可操作性,特别考虑涉及民生工程埋地公用燃气压力管道的特殊性,最大限度避免影响供气;依法分类处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前后安装以及存在资料缺失、单位无资质等情形的问题管道,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全覆盖提升“全周期生存质量”水平。该局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五个全覆盖”机制,从5个方面提出17条硬措施,坚决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包括严格落实党政领导责任,细化属地监管责任,强化检验把关责任;落实责任到最小单元,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严格规范涉企检查工作,做到公正文明、精准高效检查;综合用好“三书一函”、情况通报、问责等手段。5年来,该局累计培训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检验检测、作业人员30万人次。
全视角盯住“关键环节”监管。在液化石油气瓶充装和检验环节,该局推广加装高清视频监控,要求气瓶检验视频完全覆盖水压、测厚、气密性、压扁报废等重要场景,并依托云平台汇聚视频信息,实时监控或回看充装和检验作业,构建“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新型监管格局。此外,开发扫码查看系统,充分发挥行业自律和公众监督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阳光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