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对外表示,该局近年来积极探索构建市场监管现代化技术支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市场监管业务深度融合。目前,该局已归集各类数据507.7亿条,建成覆盖市场监管多领域的“数据底座”;围绕“AI+非现场监管”“AI+检验检测”“AI+消费”等重点场景,推动监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从经验判断向算法决策转变。
在食品安全领域,针对餐饮业传统监管模式对象覆盖不全、风险识别不及时等问题,浙江探索网络餐饮“AI+非现场监管”新模式,研发视频信号诊断、后厨环境评估、生物鼠迹识别、人员操作规范四大算法,整合3.4万余张实景图片,建立107条识别规则,形成动态视频分析、静态图像评估、设备状态巡检、全时在线监测等核心能力。试运行以来,浙江餐饮后厨检查覆盖率提升到80%。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浙江坚持“整体市监”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构建目标、政策、工作、评价四大体系,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与智慧监管。成立省市场监管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市场监管数字政府2.0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科技和信息化处,优化科研机构设置,强化人才与资金保障。2026年科技经费预算达5000万元,比2025年增长25%。
在协同创新方面,浙江组建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联盟,实施教科人一体化改革试点,推动高能级平台、企业、高校、院所联合攻关,解决企业共性技术难题264项。围绕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协同开展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
浙江省还以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1463”数字化体系,打造统一数智平台、重大应用和AI融合场景,夯实数据底座,深化数据知识产权改革,累计登记发证2.55万件,转化运用金额超99亿元,占全国七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