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从山西省太原市市场监管局传来消息,为进一步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该局近日印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试行)》(以下简称《“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同时发布首批《“非必要不检查”监管对象名录》《“低风险”主体免检事项清单》《非现场检查事项目录》。这标志着太原市以清单化管理明确行政检查“硬边界”,在构建包容审慎、精准高效的市场监管新机制上迈出关键一步,也为实现精准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提供了新路径。
“精准分类+信用赋能”,降低企业迎检成本。《“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推进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立足《太原市市场监管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对不涉及安全生产和生命健康的31项抽查事项,通过科学制定目录分类施策,依托信用风险评估赋能精准监管。具体举措为:将监管风险较低的经营主体纳入《“非必要不检查”监管对象名录》,将涉及广告监管、信用监管、知识产权等7个领域的19个事项列入《“低风险”主体免检事项清单》,除投诉举报、线索转办外,原则上不列入“双随机”抽查检查范围,真正让守信企业“安心经营不受扰”。
“非现场检查+智慧赋能”,推行“远程体检式”监管。《“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的重要探索。首批《非现场检查事项目录》明确,涉及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信息公示情况、广告发布主体发布情况、企业标准等的6类检查事项优先适用非现场监管,借助“指南针”互联网大数据监管系统等智慧监管平台,运用网络监测、大数据分析、信息归集等手段实现“远程巡检、智慧预警”,在筑牢监管底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现场干预,助力企业心无旁骛抓经营、谋发展。
“动态管理+信用激励”,贴合企业需求。《“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是太原市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强化信用激励导向的有益尝试。为确保清单科学性和实效性,在为优质企业“松绑”“减负”的同时,专门建立清单动态迭代优化机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证照分离”改革变化及监管实际、企业反馈,定期调整优化清单内容,及时更新发布项目名录,确保政策始终贴合企业需求。太原市同步建立信用激励机制,配套推出信用修复服务“暖心包”。清单内企业若出现轻微失信行为,可享受“免申即修”、容缺受理、宽展免罚、承诺修复等惠企政策。
据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亚东介绍,目前,《“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制度》已通过该局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公布。接下来,该局将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动制度落地见效,营造高效规范、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为太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市场监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