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围绕持续打造“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聚焦经营主体急难愁盼,健全问题响应处置机制,推动诉求解决提质增效。上半年,广西累计受理经营主体诉求9.35万件,投诉、举报、求助类问题综合评价解决率76.47%、全量工单满意率87.88%。
广西坚持党政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着力构建全链条责任体系。一方面,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自治区政府分管领导与自治区党委政法委书记“双召集人”牵头的工作专班,成员单位从13个增加至18个,覆盖执法司法、园区服务等领域,并出台《2025年经营主体反映问题响应处置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明确17条硬核措施,压实各方责任。另一方面,延伸服务触角。建立经营主体反映执法司法领域问题响应处置专项服务机制,并在全区120个产业园全覆盖建立园区专项服务机制,打通问题响应“最后一公里”,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
针对经营主体痛点堵点,广西分类施策破解难题。对旧账开展清欠,推动设区市通过主动对接还款、分期付款、保理融资等方式,化解拖欠账款1.27亿元,惠及经营主体687家;对高频需求,围绕“五险一金”类诉求工单,通过AI分派、优化流程、政策规范解读等措施,解决诉求4.13万件,解决率91.23%。企业登记、注销等高频政务服务推行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通办”,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最快0.5天完成。为破解发展梗阻,人社部门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机制,为企业减负社保费4170万元、发放补贴超1400万元,推荐送工入职1.78万人。崇左市为中越友谊关智慧口岸9个重大项目接火送电,贵港市依托西江水道优化物流联运,单柜通关成本降低5000元,通关时间缩短至1个工作日,以“小切口”推动了“大发展”。
为打造便企利企新生态,广西3组专班分赴11市实地调研,深入园区、企业等摸实情,形成问题清单和意见建议,推动机制运行与服务效能提升;组织召开两次经营主体座谈会,60余家经营主体负责人现场提出意见建议,推动问题面对面解决。同时,广西筹划推行经营主体服务监督卡,扫码即可直通广西智慧市场监管平台、问题反映专区及监督平台;同步建设广西经营主体服务网,集成政策归集、创业培训、业务办理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让经营主体“找得到门、办得成事”。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市场监管部门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压实各级工作机制主体责任,聚焦经营主体诉求,创新服务载体,提升问题解决质效,进一步加大“营商广西·桂在便利”服务品牌宣传力度,推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