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黑龙江省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成效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市召开。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在黑龙江、上海、山东等6个省市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提出140余项标准化改革任务,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东北地区唯一试点省份,黑龙江省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积极探索标准化改革创新的新措施、新机制、新模式,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通过试点建设在龙江大地形成了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
标准引领时代进步的理念深入人心。构建1个省级专班牵头抓总,市(地)政府、行业部门、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人民群众7个方面共同参与的“1+7”工作运行模式,社会公众的标准化意识持续增强,各行各业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越发浓厚。标准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以“立”标准引领创新发展,建立“东北三省一区”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工作机制,发布黑土地保护利用等区域协同地方标准13项,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实施。消除隐性壁垒,开展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精简废止地方标准1700余项,精简比例达到47%,促进商品、服务和要素更好流通,让广大经营主体在平等“赛道”上竞相发展。标准服务优势产业发展的效能明显增强。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筑基工程,共性关键技术和应用类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标准研究成果的比例达50%以上,有力推动“龙江制造”提质增效;实施冰雪产业标准提质工程,牵头制定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助力推动黑龙江冰雪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实施现代农业品牌标准提升工程,发布“九珍十八品”“黑龙江好粮油”团体标准,推动提升龙江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标准助力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的水平稳步提升。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黑龙江省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数量提升至23个。深化中俄两国标准化合作,发布《中俄边境旅游服务规范》等双语标准,有力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