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鸣:质量强国的时代自觉与战略建构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3-04-23 16:2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质量体现着人类的劳动创造和智慧结晶,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质量发展不仅要有深刻的时代自觉更要有科学的战略建构。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正是这样一份充分体现新时代自觉和新征程战略擘画的中长期质量纲领性文件,为当代中国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明确了路线图,设定了任务书。

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是转变发展方式,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时代自觉。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的必经过程,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实践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球一百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功进入高收入经济体。那些取得成功的国家,就是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了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那些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国家,就是没有实现这种根本性转变。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上升不是线性的,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进一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发展质量不高的表现。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重视量的发展,但更要重视解决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有效增长”。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达到1.27万美元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5%,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我们主要解决的是量的问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阶段,必须解决好质的问题,在质的大幅提升中实现量的持续增长。只有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才能顺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提出的时代新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更进一步看,随着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伟大成就,我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征程上越走越坚定。十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经济增速连续多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居世界第一。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3.9万亿元提升至2022年的121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提升至18.5%,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国是强国的前奏,但是大国不等于强国。从大国迈向强国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惊险一跃”。特别是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质量正在成为国际竞争新的战略支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强化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厚植坚实质量基础。

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如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运筹,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制定颁布实施《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正是这样的政策设计、制度安排与战略举措。通过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等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纲要》的价值指向、政策导向和战略方向。

明确质量强国建设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近期目标清晰而具体,催人奋进;中长期目标鲜明而坚定,引领方向。

明确质量强国建设的战略方向与战略重点。《纲要》提出八个方面重点任务,通过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增加优质服务供给,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既贯通了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环节,又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进一步聚焦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

明确质量强国建设的战略抓手与创新举措。《纲要》提出区域质量、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品质、品牌建设、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安全等7项重大工程,还提出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实施产品和服务质量分级,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打造质量强国建设标杆,推进质量基础设施分级分类管理,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赋能等一系列创新措施,使得质量强国建设更切实可行、保障有力。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辛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