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持续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建设国家标准创新试点,擦亮“浙江制造”品牌,为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一、坚持高位推动,加强质量工作顶层设计。省委、省政府把质量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质量强省”写入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工作报告。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专题审议浙江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实施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确立新时代质量强省建设新方位。提高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规格,由省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持续开展省政府推进质量工作督查激励,常态化实施市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制度,在温州开展党委质量督察试点。
二、聚力质量提升,全面优化质量供给水平。聚焦“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开展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滚动实施多轮特色产业质量提升项目,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居全国前列,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稳中有升。强力推动质量治理数字赋能,推进全国市场监管数字化试验区和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示范区建设,打造“浙江质量在线”“浙食链”“浙江e行在线”等数字化应用,以“许可全流程、监管全过程、服务全领域”智慧治理新模式重塑质量提升新局面。
三、强化标准引领,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高质量完成首个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12条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设立全国首个省政府标准创新贡献奖,修订出台《浙江省标准化条例》,获批全国首批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健全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发布标志性产业链、数字化改革、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等标准体系,《数字化改革术语定义》获评全省数字化改革“最高规则”。全省域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参与企业累计2.4万家、数量全国第一。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获奖数居全国前列。
四、培育名企精品,打造品牌建设示范高地。开展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推动千企创牌、千企提质、千企对标、千企认证。引导企业加快质量管理成熟度跃升,构建省市县三级品牌培育库,入库企业达3000余家,推进梯次培育。健全质量奖励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全覆盖,全省各级政府质量奖获奖组织累计达4317家次。在全国率先构建“品字标”区域品牌建设制度体系,累计发布“浙江制造”标准3029项,培育“品字标”企业3962家。推行浙江制造“一次认证、多国证书”,颁发国际认证证书414张。
五、夯实基础建设,强化质量技术支撑。推进环杭州湾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浙江)建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质检中心52家、省级质检中心86家,拥有检验检测机构2555家。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打造167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促进各类质量要素释放服务效能,台州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入选全国20个典型案例。率先实施绿色认证集成改革和“双碳”认证试点,实现国推14类产品、快递包装、绿色建材等绿色认证领域全覆盖,率先探索民宿、养老、美丽乡村等认证模式。创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助力小微企业的“浙江经验”获全国推广。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