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发布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施行1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之五
    发挥广告产业园区辐射作用 创新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 发布时间:2025-07-01 13:47      信息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施行10周年系列主题宣传之


发挥广告产业园区辐射作用 创新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炎炎夏日,路两旁的蝉鸣声没有了往日的欢快,穿梭在城市的人群更是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想要尽快逃离这样的天气,一切都在为高温让路,不经意地抬头,一家咖啡馆映入眼帘,让人情不自禁地想坐下来喝杯冰咖啡,享受舌尖上短暂的清凉走进馆内,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三五个年轻人围着桌子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一旁写着“直播间”的屋子里更是时不时传出主播卖力推销产品的声音,经询问老板得知,这是广告产业园区打造的一家智能办公咖啡馆,主要为一些小微企业、年轻创意者提供共享空间和公共服务

这一幕场景正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服务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各地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结合自身不同特点,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的方法培育广告企业、培养广告人才、弘扬优秀文化、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曾经我国广告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广告企业小而散,经营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2011年原工商总局会同财政部支持开展广告产业园区试点工作,2012年原工商总局启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30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吸引入驻企业3万余户,吸纳从业人员20余万人。这些数据背后,正是市场监管总局推进园区建设带来的深刻变革。

党建引领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建设过程中,党建工作始终发挥着核心作用,形成三大赋能体系,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点燃园区红色引擎。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对行业发展、人才成长重要作用。全国30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内成立党组织500余个,现有党员9000余名。杭州、常州、宜昌等多个园区通过设立党员先锋示范岗、服务岗,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烟台园区深入推行党建机构实体化运行、党员管理标准化推进、服务资源一体化联动和大党建服务联盟“三化一联盟”工作法,以党建为纽带聚合产业发展力量。

党建服务推动园区高效治理。各园区加强合规管理建设,持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专业服务平台,打造党建品牌,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方位、一体化服务,营造了良好营商环境。各园区高度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及安全生产工作,制定安全管理体系,扎实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党员人才聚焦新产业新技术等新兴领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进一步促进了新兴广告业态的发展和传播。

党建支撑赋能园区稳定发展。各园区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融合互促,进一步凸显园区社会、经济效益。各园区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创作、征集和宣传等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益广告事业发展。北京园区1+9+N”的党组织工作体系为抓手,开展“七个一”标准化的党建活动,荣获国家文创实验区2024年优秀党建品牌。还有园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搭建跨区域的服务交流平台,推动中国文化和品牌走出去。

服务提质绘就营商新画卷

小微广告企业因规模小、资金有限,自建会议室、直播间等场所成本过高,而日常工作又经常需要,这一问题在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内得到了极大缓解,园区将打造完成的会议室、直播间等公共服务场所向企业进行开放,企业只需支付很少的租赁费就可以使用这些资源,在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还极大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北京园区为企业提供全链路服务,打造“创意服务通”的一站式成长平台。目前,已累计为200余家企业提供注册与政策辅导服务,协助近30个品牌进入融资流程,9家企业获得政府推荐参与海外展会、行业项目评审等。杭州园区依托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打造西湖企服数智平台实现为企政策问答、诉求流转、高效处置等高效服务。潍坊园区通过精准对接企业核心需求,构建起赋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生态,成功培育出了一批标杆企业。同时联合潍坊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潍坊市分行举办“广告企业金融机构资源对接会”,为包括40余家广告企业量身定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创新产品。

行业联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单兵作战的状态,集聚的产业群,完善的产业链,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也让部分企业的眼光转向了海外市场,开始向国际市场进军,中国广告业走出国门,在国际社会上影响力不断凸显。

产业集聚,优化产业链。园区的建设引来众多行业协会入驻,协会利用园区优势举办各类行业活动,使大批广告企业慕名而来,企业的入驻进一步扩大园区影响力,园区犹如滚雪球般不断发展壮大,集聚作用不断凸显,产业布局不断优化。长春园区组建广告产业发展联盟,打造企业上下游联动、线上线下链接的产业融合生态圈和产业生态,进一步提高广告业的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大连园区发挥集聚作用,让地方特色产品“足不出园”便可直达消费者手中,从产品的源头生产、后期加工、产品包装及营销策划在园区内就能完成,既节约了产品投入成本又提高了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效性。

园区合作,推进区域发展。江浙沪地区6 个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广告一体化发展促进会”,集中优势要素资源,推动长三角经济带广告业规模化发展。北京园区多次举办北京国际创意节暨京津冀广告节。昆明园区开展沪滇产业协作,成立沪滇广告与品牌联合研究与协同促进中心建成了上海“放心购”云南服务平台与云南“放心购”新消费产业联盟,推动“云品入沪”,助力特色优质产品走出云南。

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上海园区与上海国际广告节组委会联合打造“数字广告城市会客厅”,为中国企业对接国际市场开辟新通道。青岛园区通过举办参与国际性广告展会、论坛活动等,加强与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客户合作意向,推动本土广告服务走向国际。广州园区紧握AI赋能+文化共塑”两张牌,为全球客户提供一站式营销解决方案。2024年,园区出海业务已覆盖MetaGoogle等超200家全球主流媒体,服务出海客户总数超2000家。在南美,携手名爵,将品牌与南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通过赞助足球赛事、与足球俱乐部合作,以及制作故事性广告,深度引发南美消费者的热情和共鸣,帮助品牌在南美市场扎根。南宁园区基于区位优势和园区资源成功举办了中国—东盟博览会2023年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论坛等各类活动及论坛,建立东盟国际化文化交流桥梁,促成园区企业国际项目合作,帮助企业拓展跨境业务。

多维赋能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广告服务优势,与文化、教育、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手段,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探索新发展模式,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化赋能,助力企业开辟新赛道。长沙园区致力于文旅消融合发展,培育了茶颜悦色、文和友等众多消费者喜爱火爆消费品牌,创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宜昌园区深挖秭归当地“端午赠魔芋”的千年习俗,将其与龙舟竞渡、粽叶飘香等楚文化元素相结合,打造出“屈原家香,魔芋有礼”的文化IP烟台园区通过多元业态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互联网+影视+城市品牌”综合服务体系。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影视创作企业和独立制作人创作出《深海逃生》《都市狂飙》等40余部微短剧,原创网络微短剧《明知故爱》在芒果TV播出,创下单剧8000万次播放的行业标杆。郑州园区探索实践广告产业与微短剧产业融合发展,在园区的系统性帮扶下,天桥短剧成为省内短剧龙头企业,截至20251,天桥短剧向市场投放近1200部精品短剧,短剧热力榜排名全国7,形成超10亿人次的全域粉丝矩阵,100余名百万粉丝达人深度合作。

技术赋能,推动数字化转型。南京园区结合AI、运营商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开发的智能公交广告系统,赋予公交线路场景化智能标签,实现了广告的精准投放与交互体验升级。福建海西园区通过技术赋能将武夷山的文旅资源数字化,其推出的“幻骑武夷·漫游九曲”VR骑马机产品亮相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体验排队时长一度长达3小时之久,央视新闻对该展区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直播报道,占总直播时长近40%,累计观看量突破33万人次。重庆园区提炼出“优势迁移、技术杠杆、生态借力”转型方法论体系,为传统企业提供“存量激活+技术革新+生态协同”的可推广实施路径。指导褐羽文策企业果断开启“短视频内容突围”与“AIGC技术应用前瞻性布局”的双轨并行战略,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原创IP《渡劫师》迅速成为爆款,单集播放量轻松突破50,标志着其原创内容开发能力实现重大突破。

产教融合,培育广告人才。温州园区、宁波园区积极与当地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为培养广告型人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贡献力量,前者累计孵化5000余电商人才向各个行业企业输送;后者为高校毕业生与园区企业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发布线下岗位2000余个。菏泽园区联合各方资源,成立优博商学院,搭建起新媒体广告人才培养平台,累计培训电商、物流学员6.8万人次,输送各类电商物流就业3000余名。广州园区成立冬奥视觉文化设计中心,以“产学研”一体的方式,吸纳更多创作人才进行IP形象设计,努力开拓与大型活动、赛事相关的服务合作,提升艺术设计学科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潍坊园区在潍城区政府主导下,依托60余家职业院校、科技企业等成立“潍坊市数字创意产教联合体”,积极探索数字创意产教融合新模式。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以国家广告产业园区为抓手,积极推动产业协同与融合,培育广告产业人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广告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广告产业优势特征,在辐射带动广告业转型升级、深化区域协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以及创造就业、创建品牌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