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新华财经 邓侃
8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直通车正式揭牌。这是全市首个开进社区的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站点,也是黄浦区打通公平竞争政策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探索。
作为“政府开放月”主题活动之一,8月25日,上海市黄浦区创新举措——五里桥街道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直通车正式揭牌。这是全市首个开进社区的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站点,也是黄浦区打通公平竞争政策最后一公里的积极探索。
图为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办主任汤旻,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炯,五里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游盛为直通车揭牌
政企“连心桥”打通最后一公里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石。但在实际经营中,企业常常面临困惑: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条款如何理解?哪些行为可能触碰红线?遇到不公平竞争现象该如何应对?
为破解上述难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决定在全市条件成熟的区域先行启动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直通车。这不是普通的服务窗口,而是政企之间的“连心桥”,帮助企业明晰竞争规则的“导航仪”,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创新活力的“守护神”。“直通车的设立,标志着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办主任汤旻表示,直通车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将为企业提供“接地气”的政策解读、“一对一”的咨询服务、“治未病”的政策审查等具体服务。
四大“法宝”让公平竞争成为最亮底色
五里桥街道公平竞争政策指导直通车的设立,是进一步探索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在基层创新的有效举措。
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曹炯介绍了直通车的四大特色:“政策速递站”将抽象的法规转化为企业易懂的案例指南或实操清单,使企业快速掌握合规要点;“合规会客室”借助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力量,定期召开公平竞争政策宣讲或座谈,包括组织开展普法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企业对公平竞争政策的感知和感受;“诉求直通车”通过细化企业服务进度表,要求每个服务专员按网格区块收集企业需求,持续跟进、高效解决企业各类问题。同时在营商服务前台公布黄浦区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热线,收集企业对地方保护、指定交易等问题的举报线索;“阳光监督窗”充分发挥街道营商观察员角色作用,聘请人大代表、企业代表、法律学者通过征求意见等形式参与基层政策制定,形成“政府+社会”双重监督网络。
曹炯表示,将以直通车为起点,携手各街道等政策制定部门,以制度刚性扫除壁垒,以服务温度点燃创新,以政企共治涵养生态,让公平竞争成为黄浦最亮的底色。
对标国际标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直通车的设立是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的具体实践。自2018年起,上海连续八年迭代更新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从1.0版到8.0版的持续升级,不仅推动全市企业数量突破289.2万户、密度居全国首位,更助力中国在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排名中实现跨越式提升。
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8.0行动方案对标世界银行BR评估体系,实施针对性改革举措,明确提出要促进市场竞争,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
今年上海市政府开放月的主题为“优化营商环境”,随着公平竞争政策直通车驶入社区,上海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理念,让公平竞争的阳光照耀到每个市场主体。
揭牌后,“2025年政府开放月”活动继续火热进行。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办副主任张宏带来了“反垄断法法律实务和案例”的精彩分享,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企业合规要点。市市场监管局反垄断办副主任万广亮则聚焦“经营者集中申报实务和案例”,为企业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引。案例接地气,企业现学现用,反响热烈。本次活动也标志着黄浦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公平竞争政策基层实践方面开启了新篇章。(邓侃)
编辑:林郑宏